2025年5月13日,广州市法学会副秘书长彭霄、研究部主任刘茜及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基地负责人林启迪一行到访广州大学法学院,并围绕“推进广州市法学法律人才库建设”专题开展专题调研。
此次调研旨在落实市法学会2025年度工作要点及市委政法委调研课题部署,系统性梳理广州本土法学法律专家资源,探索构建科学化、动态化的人才管理体系,为广州法治实践提供智力支撑。我院院长刘云生教授、副院长蒋银华教授、副院长周少华教授、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肖世杰研究员、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周露露助理研究员、广州大学法学院张玉洁副教授和科研秘书梁丹妮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刘云生院长对市法学会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果,对市法学会法律人才库建设、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法学研究人员到实务部门挂职等调研内容给出了详细建议。彭霄副秘书长强调,此次调研是市法学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实践,计划通过按学科门类精准梳理专家资源、形成专项调研报告,探索建立年龄梯度衔接、能进能出的人才库管理制度,最终构建科学分类、繁荣活跃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广州市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基地负责人林启迪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外法治研究基地愿意配合我院深度参与人才库国际交流平台建设,推动广州法治经验对外传播。广州市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基地依托广州市汇智蓝天国际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暨“一带一路”域外法查明(广州)中心,是一个应用对策型研究平台,旨在服务高水平涉外法治建设。基地通过组建跨境、跨界的“行业专家+法律专家”规则研讨机制,针对国际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和解决方案。基于此,双方提出增设“粤港澳大湾区法治研究子库”的构想,建议依托大湾区跨境法律研究的基础条件,打造具有湾区特色的学科交流板块。刘云生院长表示,广州大学法学院希望建立跨机构协作机制,在促进学术发展的同时,加强中外法律人才的交流互动。
座谈会上,双方就合作共建展开多维度探讨。市法学会方面介绍了“羊城法治讲堂”“企业合规服务中心”等品牌建设规划,提出建立高校教师和学生赴政法单位挂职实习的常态化机制。双方同意加强产学研协同,推动市法学会下属研究机构成果转化,探索“课题共研-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人权研究院肖世杰副院长和周露露副院长分别就“广州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和“广州市法学会人权法学研究会”两个科研平台进行了年度工作汇报,介绍了接下来的工作部署。市法学会对我院现阶段的工作表示高度的肯定,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最后,刘云生院长总结表示,广州大学法学院将全力配合市法学会的工作,并以此次调研为契机,为广州建设法治城市标杆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