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生活动

北上清华访学·学思并行篇

发布时间:2025-04-21      点击量:

天刚亮,

我们踩着晨光出发。

路边银杏叶随风飘,

沿着清华路,

满载期待的访学之旅从这一刻起,

课堂里的知识、校园里的风景,

都将成为难忘的回忆。

一、走进清华大学校史馆

触摸百年学府的脉搏

主展区以时间轴铺开清华百年画卷,通过影像资料与历史实物展现学府发展脉络。从1911年建校初期影像,到抗战南迁、新中国成立等重大节点,多媒体技术还原了不同时期的校园风貌与历史现场。

特展区聚焦人文传承,“清华史料精品展”陈列梅贻琦手稿、朱自清信札等珍贵文物,西南联大时期的昆明泥土等实物展品,无声讲述着文人风骨与时代记忆。

这座精神殿堂浓缩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传承,见证着从五四运动到科技强国进程中,清华人始终如一的学术追求与家国担当。


二、明理致知:问道明理大家

探寻法律真知

(一)刑法课堂

授课老师:张明楷老师

张明楷教授是中国刑法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极为突出。他出版了30余部个人专著,发表400余篇学术论文,其著作《刑法学》被广泛用作高校教材。他的学术观点深刻影响了刑法学理论的发展,是中国法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学习收获:

本节课,张老师以“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为核心,带领我们深入刑法的理论深处。他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将复杂的犯罪形态理论讲解得清晰透彻,使访学团成员受益匪浅。张老师从犯罪构成要件出发,系统阐述了犯罪预备的特征与处罚依据,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犯罪未遂的认定标准。他特别强调了对“着手实行”这一关键时点的把握,让我们对犯罪特殊形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逻辑推演,我们不仅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更体会到刑法学严谨的思维方法。

(二)债法课堂

授课老师:王洪亮老师

学习收获:

王洪亮老师以其渊博的学识,为我们系统讲解了债法中的给付障碍体系。他首先从给付不能的概念入手,区分了客观不能与主观不能、自始不能等关键分类。在损害赔偿请求权部分,王老师引导我们逐步掌握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关于继续履行请求权,他结合最新司法解释,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适用条件和限制。



(三)破产法课堂

授课老师:高丝敏老师

学习收获:


高丝敏老师从信用这一基础概念出发,为我们揭开了破产法的神秘面纱。她生动阐释了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信用风险如何导致破产的发生。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破产制度,高老师深入分析了破产法在平衡债权人利益、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重要功能。课堂上,高老师还结合典型案例,讲解了破产预防与破产清算的关系,使访学团对破产法的立法目的和制度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民法课堂

授课老师:崔建远老师

学习收获:

崔建远老师以民法基础理论为切入点,围绕合伙关系中的隐名出资与股东资格确认这一核心主题,深入剖析其法律逻辑与实践争议。通过对案例的抽丝剥茧,崔老师细致对比了隐名出资人与显名股东的权利义务边界,以及不同司法裁判思路下股东资格确认的关键要件。课堂中,崔老师还结合《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系统讲解了隐名出资协议的效力认定、合伙权益分配规则等重要内容,让同学们对民法在处理复杂商事关系中的规则适用和制度价值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五)行政法课堂

授课老师:余凌云老师

学习收获:

余凌云老师从行政法基础概念切入,深入剖析行政行为撤销与无效的法理逻辑,细致讲解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的区别。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行政法在规范权力、保障权益中的平衡作用,让同学们对行政法核心制度和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三、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红色洗礼精神铸造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启了一场穿越百年的精神洗礼。

这里陈列着2500余幅图片、4500多件套文物实物,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从《共产党宣言》手稿复刻件到脱贫攻坚数字化展陈,青年学子在珍贵史料前驻足沉思。这场沉浸式学习,为访学之旅锚定了“为法治中国而学”的精神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