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讲座回顾 |“港澳法律学者系列讲座“第10期 澳门科技大学方泉教授谈刑事裁判中的法官说理

发布时间:2024-12-09      点击量:

2024年12月9日下午,广州大学法学院“港澳法律学者系列讲座”第10期成功举办。本期讲座以《刑事裁判中的法官说理》为主题,由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方泉教授主讲,广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少华教授主持了讲座,30多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方泉教授从法律实践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彭宇案、刘涌案,并结合澳门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强调了法官在判决书中说理的必要性以及法官说理对刑事案件判决的重要意义。她指出,法官说理不仅体现司法权的实现,也是刑法谦抑的体现,包括“法的理”和“事的理”。方泉教授详细阐述了法官说理的模式构造,包括解释方法和犯罪成立理论,并以澳门终审法院案例为例,论证了解释方法对说理的影响。

在讨论“理”与“说”的边界时,方泉教授通过澳门刑事案例分析了解释的边界和法官说理中的自由心证问题。最后她还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AI可能辅助或取代法官说理,但案件当中情与理的判断、法官的经验性知识的作用等,AI是难以替代的。

我院刑法教研室主任吴玉梅副教授和诉讼法教研室段陆平博士分别从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角度分享了他们的见解。吴玉梅老师认为,司法论述不必过于完美,有时留白更有助于问题的探索。段陆平老师则提出,AI在刑法条文适用上可发挥作用,但在证据分析与采信方面,人的参与不可或缺。

周少华副院长在总结中强调,犯罪构成理论是如何准确认定犯罪的技术问题,多种技术方案都可能实现准确定罪,就好比德系车和日系车,各有自己的技术特征,但在所要实现的功能上却是一致的。判决说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来说,更是必不可少。说理在刑事案件中,就是在展示准确定罪的过程。

最后,参加讲座的全体师生以热烈掌声对方泉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在轻松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