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9月6日下午三点半,由卓泽渊教授主讲的《名师第一课: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图景》在9号楼小礼堂顺利进行。尽管细雨朦胧,234名新生仍不惧风雨、满怀热情地参与了此次意义非凡的学术盛宴。

卓泽渊,中共党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曾任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理论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育长、教授,广州大学全职特聘教授,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卓教授从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五大方面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图景的内核。
首先,他从民法的两大概念“要约”和“承诺”引入,用一系列生动形象的例子,由浅入深,为2024级法学院本科新生们缓缓揭开了法学的“神秘面纱”,让新生们对法学学科知识的兴趣积累更加浓厚。
接着,卓教授以无人驾驶的兴起对于立法规制等的巨大挑战为例,引入对于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的探讨思考,他认为应当统筹立改废释纂,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完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提高立法质量,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健全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法规衔接协调机制,建设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信息平台。
然后,卓教授对于如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也进行了一番深入地阐述,从重复建设问题、信息孤岛问题、以及城管执法等角度为切入点,认为应当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同时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政府立法审查。

而对于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和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两大方面,卓教授认为应当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同时,应当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律师制度、公证体制、仲裁制度、调解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制定专门矫治教育规定。
最后,在涉外法治领域,卓教授从国际局势切入,认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应当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完善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依法约定管辖、选择适用域外法等司法审判制度,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

“希望我们中国人能秉持对法治的坚守和理性的良知,对中国法治、世界法治做出中国贡献”,卓教授对2024级新生们送出最真挚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