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专题学习  -  正文

专题学习

党史经典 | 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

发布时间:2021-08-10      点击量:

今后要继续实行搞活经济的政策,继续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防止在搞活经济中,出现摆脱国家计划的倾向。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末,笼子就是国家计划。

 

——陈云:《实现党的十大制定的战略目标的若干问题》(1982年12月2日),《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0页。


党的十二大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两番,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其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而我国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使得如何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早在1979年3月8日,陈云在《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中,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市场调节”的新概念,并指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当然,重视市场调节,并不排斥计划的宏观调控而是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讨论经济形势和调整工作。在会议开幕式上,陈云发表了题为《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的讲话,提出了对经济调整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十四条意见”,并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具体来讲,就是改革要经过试点,先取得经验,再加以推广,这样比较稳妥,比较能够避免或减少损失。在这次讲话中,陈云还谈到,“市场调节与计划指导”的关系就是“鸟和笼子”的关系。搞经济“总是有笼子”,不然鸟就飞走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其后,陈云继续思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81年12月,陈云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新构想。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召开。陈云提出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被写进了大会的政治报告。之后,在对这一思想进行解释时,陈云进一步用“鸟”和“笼子”的关系来阐述计划与市场关系的问题。他说: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当然“笼子”的大小要适当。另外,“笼子”本身也要调整,比如对五年计划进行修改。但无论如何,总得有个笼子。就是说,搞活经济、市场调节,这些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不能脱离开计划的宏观指导。

陈云“鸟”与“笼子”的比喻旨在强调,计划与市场都是搞活经济的手段,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既要引入市场机制搞活经济,又要防止“出现摆脱国家计划的倾向”。1982年宪法确认了这个提法,《宪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明确规定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后,党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深化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相继作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资料、图片来源于《党员应知的百年百句名言》及网络